test bt5156-(今日更新)
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公安部解读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

  中新网6月14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13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内容包括深化电子证照推广应用、进一步减证便民、进一步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进一步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

  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对8项新措施的详细解读:

  目前交管证件电子化推广应用情况如何?本次推出的电子行驶证有什么特点?

  近年来,公安部不断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积极推广应用公安交管电子证照,全面推行机动车检验标志和驾驶证电子化。目前,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已累计发放电子检验标志14.75亿次,向2.5亿驾驶人发放了电子驾驶证,通过推广应用电子证照,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不断提升公安交管政务服务水平,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电子行驶证的特点有三个:

  首先是便利应用。试点城市的机动车所有人可登录“交管12123”APP直接申领电子行驶证。电子行驶证式样全国统一,群众办理车辆登记、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交管窗口业务时,可以应用电子行驶证,同时支持机动车所有人授权他人使用,便利委托他人代办业务。公安交管部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拓展电子行驶证在办理客货运输证照、保险理赔等场景应用,更好支持保障“高效办成一件事”。

  其次是实时更新。电子行驶证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系统生成,动态显示机动车检验、抵押、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处理情况等状态,方便实时查询、实时出示、实时核验,便利在车辆抵押、二手车交易等场景使用。

  最后是安全可靠。电子行驶证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电子证照资源库验证比对,采用数字签名防伪技术,有效防止篡改、伪造,保证电子行驶证真实有效,便于在二手车交易等场景采信应用,并采用动态二维码、数据脱敏、数据加密、实人认证等技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今年7月1日起,电子行驶证将在全国60个城市先行试点。为确保应用效果,60个试点城市发放的电子行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需要说明的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纸质行驶证应当随车携带;电子行驶证主要应用于相关窗口业务办理。下一步,公安部将按照“试点先行、加快推广”的原则,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健全配套制度,扩大应用场景,2024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广电子行驶证。

  此次改革在方便群众买车用车和考驾照方面有什么新措施?

  一直以来,买车上牌和驾驶证考试都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次改革,公安部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在简化办牌办证手续方面推出3项新措施。

  第一项是实行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这次改革,在已经推行的摩托车登记省内“一证通办”基础上,对跨省异地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转让登记、住所迁入等业务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不再需要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对摩托车实行单独管理政策的地区,按照当地的规定执行。这项措施实施后,摩托车登记、驾驶证申领等车驾管业务都将实现全国“一证通办”,据估算,这项措施每年将惠及20多万群众。

  第二项是优化驾驶证重新申领考试科目。按照现行规定,小型汽车驾驶证因逾期三年未换证被注销的,需要参加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全科目考试合格后,才能恢复驾驶资格。这次改革拟优化小型汽车驾驶证重新申领考试的科目,对因逾期三年未换证被注销,申请人重新申请原准驾车型驾驶证的,将原来需要参加全部科目考试调整为只参加科目一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不需要再参加科目二和科目三安全文明常识考试,更加突出重新申领考试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项是推行快递上门服务便利群众办事。在这次改革中,公安部在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基础上,深入推进警企协作,更好发挥快递企业上门服务的优势,群众在办理补换领牌证等交管业务时可自主选择快递上门服务方式,由快递员上门收取申请材料,公安交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将机动车牌证快递至申请人,更加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交管业务。据估算,这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将惠及群众超过200万人次。考虑到各地城乡发展水平、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这项措施将由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扩大的原则,确定试点城市和试点业务范围,不断健全城乡服务网络,为城乡群众提供更加普惠高效的交管服务。

  “便利群众网上办理汽车注销手续”将给群众带来哪些便利?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决策部署,公安部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政策推出后,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配合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在旧车报废、二手车交易、新车登记等环节,落实车辆登记“一证办、一站办、跨省办”等便利举措,更加便利群众办理车辆登记手续,推动汽车流通消费创新发展。

  按照现行规定,车主向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报废车辆,申请注销登记后,需要到车管所窗口领取纸质机动车注销证明。为更加便利车主申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经商商务部,我们推出群众可以在网上办理汽车注销手续的新措施,实现车主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下载机动车注销证明电子版,并可以使用电子版注销证明按规定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减少群众往返窗口办事负担。

  近期,公安部将组织升级“交管12123”APP,增加网上下载机动车注销证明电子版功能,并于7月1日起正式启用。下一步,公安部将指导各地紧密结合汽车以旧换新工作要求,在机动车登记、通行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为群众企业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详细内容是什么?

  近年来,群众绿色出行、个性化出行意愿不断提高,驾驶非机动车出行的群体明显增多。但由于城市道路通行空间有限,导致非机动车通行连续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面临停车等候空间不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织冲突等问题。

  针对此类现象,公安部此次推出了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措施,重点推广城市路口慢行一体化设计方式,通过拓展非机动车等候空间、科学设置隔离设施等措施,引导非机动车有序等候、顺畅通过,减少通行干扰。对具备条件的路口,推广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措施,便利非机动车安全快捷通过。需要说明的是,全国各个城市非机动车出行特点存在差异,道路条件、路口型式各不相同,各个路口的交通组织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对此,公安机关将坚持因城施策、因路施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科学论证、精细设计、稳步推进,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的交通组织方式,努力为非机动车出行创造更加安全便利通行条件。

  在此,公安机关也提醒广大非机动车驾驶人,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驾驶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不要越线停车,不要占用机动车道,更不要闯红灯,安全守法驾驶、文明有序通行,警民携手共创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提供精准导办服务,这对群众网上办事带来哪些新便利?

  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公安部自2016年开始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开通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为群众提供车驾管牌证、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等35项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目前,“交管12123”的注册用户已达5.4亿,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日均提供网上服务297万次、告知提示316万次、语音服务20万次,“交管12123”APP已成为公安交管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在这次改革中,公安部坚持数字赋能,进一步升级优化“交管12123”APP,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智慧的网上交管政务服务。

  一方面,围绕惠民便民,推行交管业务网上精准导办服务。针对群众不熟悉交管业务办理时限、流程和资料,导致业务“逾期未办理”、“办事来回跑”等问题,公安机关将依托“交管12123”APP,通过手机短信和APP消息,向群众主动推送需要办理的交管业务,涵盖机动车检验、报废,驾驶人考试、换证、审验、体检和违法处理等,引导群众在线查看手续资料、办事流程和服务网点,提供线上业务导办、线下网点导航服务。通过改革,将网上服务模式从“被动使用”变为“主动服务”,实现“一次登录、全项提示,一件待办、全程引导”。经估算,这项措施每年将惠及1.8亿群众。

  另一方面,围绕服务企业,推出“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随着“互联网+交管”政务服务的不断创新应用,相较于个人用户,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网上服务事项少、办事不方便等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次改革中,我们推出“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属地开通账号后,可由账号使用人登录“交管12123”APP,通过线上管理本单位名下的车辆以及车辆备案驾驶人信息,查询车辆状态、交通违法记录等信息,在线办理车辆选号、补换领牌证、申领车辆免检标志、变更联系方式等业务,实现掌上办牌办证、掌上亮证亮码,进一步便利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办事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经估算,这项措施每年将惠及机关、企事业单位200多万家。需要说明的是,“交管12123”APP单位用户版实行实名认证管理,仅支持注册账号备案的使用人登录使用,对于单位管理员发生变更的或用户需要在APP上办理补换领机动车牌证的,企业应当前往属地公安机关办理账号变更或授权,以保证网上服务可正常使用。 【编辑:曹子健】

                      公安部解读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