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05:09: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刘天霖

参考消息网2024-06-17号报道

  榕树,有着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傲首云天。

  2000年3月12日,87岁的习仲勋和家人在深圳住所“兰园”内,一起种下一棵榕树。习仲勋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也要扎根深圳。”

  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主要开创者和重要奠基人之一,习仲勋种下这棵榕树,表达他扎根改革开放这片热土的心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几个月后,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参加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希望中央给广东更多自主权,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他说:“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这个大胆的提议,是习仲勋对广东进行深入调研后得出来的。

  1978年7月,习仲勋下乡调研,首站就到了宝安县。一条河从罗芳村穿过,把村里的农田分成两半,一半在广东,一半在香港。习仲勋实地了解到,广东这边的罗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的香港罗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港币。

  在中英街,他看到香港一侧人头涌动,车水马龙;内地一侧却杂草丛生,萧条凋敝。来到荔枝园,听到果农关于一斤荔枝只卖八分钱的一声叹息,他思索良久……

1978年8月,习仲勋(左三)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左一)利用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随同父亲一起下乡。

  这一年夏天,习仲勋一连跑了23个县。

  在掌握了广东的真实情况后,习仲勋向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建议,并得到中央支持。1979年3月,深圳市建立。不久,习仲勋同志再次提出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划出一块地方单独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这一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在广东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习仲勋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他带领广东人民探索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提出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放手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放手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社队企业。他还结合广东毗邻港澳的地域优势,推动开展边境小额贸易,引进港商投资开办来料加工厂……一系列创新之举,为广东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打下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父亲带领广东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伟大实践,深深影响着习近平。

  1982年,习近平主动申请到地方工作,离开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来到地方任职。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面对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问题,习近平在深入调研后提出“大胆起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等九条用人措施。

  “人才九条”涉及分配制度、人事体制、粮食政策、户籍管理等多方面,在当时可谓破冰之举。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在多次调研后总结出“晋江经验”,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倡导建立外经“一栋楼”,推进简政放权;主导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八八战略”;到了上海,他力推长三角一体化……这些在不同地方立足深入调查研究、着眼当下与未来长远发展并在地方实践中形成的改革方法和经验总结,在新时代仍具有重大现实和指导意义。

  习近平强调,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意味着,改革要有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毅力和勇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藩篱,司法责任制改革破除“审者不判、判者不审”顽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成为中国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缩影,“最多跑一次”逐渐取代“脸难看、门难进、腿跑断”,政府职能发生深刻变革……

  有美国学者说,中国强势反腐是改革,依法治国是改革,脱贫攻坚是改革,重组军队是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也是一项重大改革。参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的一位学者回忆:“没有习近平下决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难以出来的。”

  对于习仲勋当年坚定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展现出的担当,人们也给予类似的评价。

  与习仲勋一起工作过的一位老同志坦言:“如果没有习仲勋同志那么尖锐地、鲜明地提出放权,广东还会徘徊不前。”“他使扩大地方自主权这一共识从理论探讨变成了可以在广东操作的实际行动。”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在广东深圳莲花山公园种下一棵高山榕树。

  父子之间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传承和两代共产党人之间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改革接力,不言而喻。正如习近平在给父亲习仲勋的祝寿信中所写道的“学您做人”“学您做事”。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首次地方考察选择了广东。

  在深圳莲花山公园,习近平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在山顶广场种下一棵榕树。在这里,他回顾父辈们的改革之路,思考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的改革路径,发出深化改革动员令。

  如今,由习仲勋、习近平在深圳分别种下的两棵榕树均已亭亭如盖。以广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中华大地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之后,正在绘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蓝图,向着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进。观照当下,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正是弘扬榕树这种扎根深壤、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蔡纯琳 孙晓媛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蔡纯琳 鲁杨 孟利铮 刘禛 闫田田 毛长志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唐炜妮】

凡注明“来源:腾讯新闻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